首頁 > 專題 > 國衛復審 健康岐山 健康教育專欄 |
入秋之后,溫度整體來說雖沒有前段時間那么高,但是從近期的天氣預報來看,我省部分地區近一段時間的最高氣溫仍能達到或超過35℃。
一、高溫作業的定義
高溫作業是指有高氣溫,或有強烈的熱輻射,或伴有高氣濕(相對濕度≥80%)相結合的異常作業條件、濕球黑球溫度指數(WBGT指數)超過規定限值的作業。
二、高溫作業的分類
高溫作業按其氣象條件的特點可分為下列三個基本類型:
1.高溫、強熱輻射作業 如冶金工業的煉焦、煉鐵、軋鋼等車間;機械制造工業的鑄造、鍛造熱處理等車間;陶瓷、玻璃、搪瓷、磚瓦等工業的爐窯車間;火力發電廠和輪船的鍋爐間等。這些生產場所的氣象特點是氣溫高、熱輻射強度大,而相對濕度較低,形成干熱環境。
2.高溫、高濕作業 其氣象特點是高氣溫、高氣濕,而熱輻射強度不大。高濕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水蒸氣或生產上要求車間內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所致。例如印染、繅絲、造紙等工業中液體加熱或蒸煮時,車間氣溫可達35℃以上,相對濕度常達90%以上;潮濕的深礦井內氣溫可達30℃以上,相對濕度達95%以上;如通風不良就容易形成濕熱環境。人體散熱的主要途徑是汗液蒸發,但當環境濕度超過70%時,汗水很難蒸發,人體即使“汗出如漿”也不能通過汗液蒸發來散熱了。因此過高的濕度是導致中暑的一大原因。
3.夏季露天作業 夏季的農田勞動、建筑、搬運等露天作業,除受太陽的直接輻射外,還受到周圍二次熱源(如高溫的地面和物體等)的加熱作用。露天作業中的熱輻射強度雖較強熱輻射車間作業為低,但持續時間較長,加之中午前后氣溫較高,常形成高溫與熱輻射的聯合暴露。
三、高溫天氣戶外作業,應注意做好防護
1.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合理安排戶外工作,晴熱天氣應避開高溫時段,趁早晚較為涼爽的時段抓緊施工。
2.戶外作業過程中,應多喝含鹽飲料,及時補充體內水分和電解質,以防脫水引起痙攣。不要喝酒。
3.特種作業人員施工過程中,天氣炎熱也必須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可以適當調整工作時長。非特種作業可以戴寬檐帽,防止太陽直射頭部。
4.生產一線人員要配備必要的防暑藥品,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并有專人負責做好飲水供應。
5.外出時最好穿棉、麻類的淺色長袖衣服,少穿化纖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6.做好蚊蟲叮咬的預防措施。
7.請注意:萬一出現中暑,應將中暑患者迅速轉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服、脫掉鞋子、讓其平臥,頭部放低,保持患者呼吸暢通,用溫水擦拭身體,幫助身體散熱、降溫。
對于能飲水的中暑患者應多喝含鹽飲料,少量多次飲用。
如果中暑患者不能飲水,甚至出現昏厥、失去意識,應將其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版權所有:岐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岐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19018964號
網站標識碼:6103230002
陜公網安備61032302000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