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國衛復審 健康岐山 健康教育專欄 |
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題是“強化哮喘教育”。
一、不喘也可能是哮喘
哮喘的典型癥狀包括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對于不典型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胸悶變異性哮喘),目前有很多人難以識別。反復咳嗽或胸悶2個月以上不緩解,夜間咳嗽或胸悶的癥狀較日間明顯,尤其伴有過敏性鼻炎或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的人群,需要就診排查不典型哮喘。這些人可以進行肺功能和支氣管激發試驗等檢查,有助于識別咳嗽變異性哮喘或胸悶變異性哮喘。
不典型哮喘的發病機制與典型哮喘是一樣的,患者雖然沒有喘息和氣急,但也需要規范吸入激素治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自我管理,包括監測病情變化、規避已知過敏原、定期隨診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
二、自我管理不能少
哮喘是異質性的慢性氣道疾病,隨著環境和體質的變化,即使是在規律治療的基礎上,也可能出現病情波動。因此,每名患者都應學會疾病的自我管理,以減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質量。
1.寫哮喘日記,記錄天氣、飲食、癥狀和用藥等內容。
2.監測哮喘病情,使用峰流速儀監測肺功能。
3.牢記哮喘急性加重的家庭急救方法,常備短效支氣管舒張劑,能熟練正確地使用吸入氣霧劑,或者在家中配備霧化器以備不時之需。
4.定期就診,與醫師確定哮喘管理計劃。
三、哮喘患者可以運動
哮喘患者在規范治療并達到病情臨床緩解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包括運動。不過,哮喘患者運動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運動咨詢 每名哮喘患者的病情和身體反應均不同,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確定運動類型和運動量等,并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2.運動環境 選擇環境清潔、通風良好的場所進行運動,同時要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如花粉、灰塵等。
3.監控反應 患者在運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如果感到呼吸困難、喘息、咳嗽加重,應立即停止鍛煉,使用支氣管舒張劑急救或尋求醫生的幫助。
四、衣食住行要當心
1.穿衣要“暖” 哮喘患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換季期間,避免冷空氣刺激氣管導致病情波動。
2.飲食要“淡” 哮喘患者體質敏感,平時飲食要清淡,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已知的過敏食物,減少食物誘發哮喘發作。
3.環境要“暢” 哮喘患者的居住環境應保持干凈整潔,室內應空氣流通,盡量減少環境致敏物,如塵螨、寵物毛發等。
4.出行要“防” 在花粉季節或呼吸道病毒流行季,哮喘患者外出時應盡量戴口罩,減少人群聚集,避免與可能的過敏原接觸,降低哮喘加重的風險。
5.運動要“勤” 哮喘患者也需要加強日常鍛煉,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病毒或細菌感染導致哮喘加重,但運動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版權所有:岐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岐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19018964號
網站標識碼:6103230002
陜公網安備61032302000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