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岐山縣蔡家坡鎮,一張無形的“網格”正悄然改變著居民的生活——社區事務有人管、群眾訴求快響應、安全隱患早排查。近年來,蔡家坡鎮以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為抓手,通過科學劃分網格、配強網格力量、優化服務機制,推動基層治理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讓“小網格”托起百姓“大幸福”。??
科學劃網:一張網格兜起大小事。“過去反映問題得跑社區,現在網格員直接上門解決!”家住蔡家坡鎮陜九社區的居民王阿姨對網格化管理贊不絕口。這樣的變化,源于蔡家坡鎮對網格劃分的精準設計。全鎮轄26個村312個村民小組和9個社區157個居民小區網格,按照“任務相當、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則劃分網格,覆蓋居民小區、商業街區、工業園區等不同區域。通過組織推薦、個人自薦等方式,層層篩選網格員,邀請退休干部、老黨員等“能人”擔任網格長,不斷充實網格力量,形成“1+N”服務矩陣,確保“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
智慧賦能: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路。各村(社區)以水電工、醫生、律師等專業人才為主,建立“能人檔案”,組建“網格能人庫”,群眾可以隨時獲取專業幫助,問題解決效率提升60%以上。“手機拍照上傳微信群,路燈當天就修好了!”陜九社區網格員小張將居民反映的問題實時上傳至社區工作群,做到及時派單迅速解決。蔡家坡鎮整合綜治、城管、民政等多部門資源,構建“發現—上報—處置—反饋”閉環管理機制,今年以來,網格員累計采集更新人口信息1.3萬條,排查安全隱患178件,化解矛盾糾紛65起,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鎮”。?
服務升級:網格里辦成暖心實事。網格化管理不僅在于“管”,更在于“服”。蔡家坡鎮推行“網格+民生”模式,組織網格員開展“敲門行動”,為獨居老人代購藥品、幫留守兒童輔導作業、替務工人員代辦證件……網格員們用“鐵腳板”走出“民情臺賬”,用“熱心腸”換來群眾口碑。? “以前覺得網格員是‘管理員’,現在才知道是‘貼心人’!”開發區社區居民李大爺感慨道。今年以來,全鎮網格員累計代辦便民事項1200余件,開展政策宣傳80余場,惠及群眾超3萬人次。??
蔡家坡鎮在社區網格管理服務工作中,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務模式,為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服務居民群眾、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們將深化網格化與數字化融合,探索‘網格+黨建’‘網格+產業’等新模式,讓網格成為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從“治理”到“智理”,從“被動”到“主動”,蔡家坡鎮正以網格化管理“一根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書寫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版權所有:岐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岐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19018964號
網站標識碼:6103230002
陜公網安備61032302000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