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提升基層調解工作規范化水平,4月21日,岐山縣調解協會在鳳鳴鎮舉辦首場人民調解“楓”采案卷觀摩會,鳳鳴鎮25個村(社區)調解員代表齊聚一堂,通過案卷展示、經驗交流、實務研討等形式,推動調解工作提質增效,縣調解協會會長蔡科岐作專題輔導。
觀摩會有三項議程,一是優秀案卷觀摩。調解協會精心挑選了20余本優秀調解案卷,涵蓋鄰里矛盾、勞資糾紛、土地爭議等常見類型,從案卷制作的規范性入手,詳細講解申請書、受理登記表的規范記錄,調查筆錄邏輯、證據鏈銜接、法律依據引用等核心要素,強調“一案一卷一閉環”的標準化流程,參訓人員通過“翻閱+點評”的方式,對照優秀范本查找自身不足,并針對案卷中易疏漏的現場取證、當事人簽字確認等環節現場答疑,推動調解文書從“形式合規”向“實質精準”躍升。司法所工作人員現場對人民調解案件“以案定補”政策進行了宣傳,提高了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二是調解員經驗分享。鳳鳴鎮水泊村調委會副主任劉少平從自己調解的一起交通事故糾紛入手,分享“情理法融合”的調解技巧,通過“背靠背溝通”“關鍵人突破”等策略化解僵局,讓大家學習到了相關矛盾糾紛的調解經驗和做法。三是蔡科岐作專題輔導。他首先為大家講解了人民調解案件的受案范圍;其次對處理矛盾糾紛的14種調解法進行了講解,讓大家學習到遇到不同糾紛需要不同的調解技巧;最后,以三起非正常死亡糾紛為例,剖析不同場景下的調解策略,強調“傾聽共情+法律釋明”的雙向溝通模式,為復雜矛盾糾紛調處提供了實戰樣本。大家深受啟發,紛紛表示:案例講解“接地氣”,既有法律高度,又有鄉土智慧。
此次觀摩會以“小案卷”撬動“大規范”,通過“案例教學+現場觀摩”的模式,為調解員提供了直觀的學習樣本。下一步,鳳鳴司法所將持續推進調解培訓常態化,定期組織案卷評查、模擬調解等活動,著力鍛造一支“懂法律、善溝通、有溫度”的調解隊伍,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法治動能,全力護航轄區和諧穩定。
版權所有:岐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岐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19018964號
網站標識碼:6103230002
陜公網安備61032302000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