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全縣“校園餐”膳食經費管理,提升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切實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學生的飲食健康上,3月19日起,全縣義務段各學校正式啟用“校園餐膳食經費管理平臺”,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動校園餐經費管理朝著科學化、規范化方向大步邁進。
一是多方協同合作,數字技術賦能管理變革。縣教體局聯合縣農商銀行、京中達科技公司深入開展規劃考察、論證研究等系列工作。依托銀行數字化收費系統,通過完善師生基礎信息,打造“校園餐膳食經費管理平臺”,實現就餐收費透明化、收支分離陽光化以及非現金結算,全方位防控膳食經費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為校園餐經費管理筑牢數字防線。
二是科技筑牢根基,實現全鏈路閉環管理。平臺采用先進的“區塊鏈+云計算”技術架構,以模塊化形式運行,主要用于監督全縣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學校中享受營養午餐學生的刷臉記賬,以及教職工午餐費、陪餐人員和師生早晚餐的實名刷臉消費,構建了“家長充值—專戶歸集—分賬結算—食材采購—資金撥付”的全鏈路閉環管理體系。系統總賬戶設立在岐山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同時為各學校生成子賬戶。學校依據每月食材清單及稅票發起撥付申請,經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后,形成代發報表,再由農商銀行統一代發,實現學校、資助中心、銀行三級審核,平臺統一結算,有力保障了資金安全,杜絕資金挪用、截留、拖欠等問題。全縣37所中小學的資金流向均實現了動態追蹤,每筆交易都會生成唯一溯源碼,監管部門能隨時調取任一環節的電子憑證,監管更加精準高效。
三是盡享便捷服務,惠及師生各方。該平臺給校園生活帶來了顯著變化。學生就餐前只需按秩序刷臉取餐,教師也通過刷臉消費就餐,真正落實師生同餐同價。家長通過“陜西信合”手機銀行,能隨時完成充值、查詢等操作,徹底告別了以往攜帶現金專程到校為學生繳納生活費的繁瑣方式。學校管理人員借助智能后臺進行科學統籌管理,家長可實時查看學生就餐信息,監管部門能夠全程追溯資金流向,真正達成“陽光餐盤”的目標。
校園餐膳食經費管理平臺的啟用,標志著岐山縣校園餐膳食經費管理正式步入數字化時代。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展現出強大的數字化賦能效果,還為家長和社會提供了更為公開透明的信息渠道,極大增強了公眾對“校園餐”管理的信任,為學生飲食健康與校園餐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堅實保障。
版權所有:岐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岐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19018964號
網站標識碼:6103230002
陜公網安備610323020000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