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市政協副主席明濤帶領全市第一季度“千萬工程”現場推進會與會人員來岐山縣觀摩。縣長張軍輝、縣委副書記劉建軍參加觀摩。
與會人員先后深入棗林鎮安家莊村、鳳鳴鎮資福村,詳細了解了全縣“千萬工程”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農旅融合和人居環境整治等情況,對我縣在工作中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了高度評價。? ??
今年以來,岐山縣堅持以“一碗面”經濟統攬鄉村振興,突出項目帶動,提速建設食品產業園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招引落地鮮食玉米全產業鏈加工等項目,帶動種植玉米5萬畝,為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奠定堅實基礎。突出企業增效,鼓勵天緣、美陽等骨干企業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品研發、工藝技改,即食臊子面等系列產品產銷兩旺,拉動農業增加值增長3.2億元、同比增長11.8%。突出聯農帶農,持續深化村集體經濟“消薄培強”行動,強化村村聯合、村企合作、村社聯營。堅持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推動面上提升,扎實開展春季全域村莊清潔攻堅行動,投工投勞900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3000噸,拆除殘垣斷壁、亂搭亂建20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推動協同治理,鞏固“三大革命”成果,深化“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垃圾轉運模式,106個行政村垃圾治理全覆蓋,衛生廁所普及率87%,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50%。推動常態長效,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機制,分區分段明確任務、壓實責任,“隨手拍”即時反饋、“紅黑榜”限時整改,全面營造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一體抓,以自治促和諧,發揮村民議事會、監事會作用,積極探索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新模式,總結形成故郡鎮“1255”、京當鎮“1112”和鳳鳴鎮城北村智慧農村平臺服務中心3個典型案例。以法治強保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化普法宣教,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全面唱響平安建設“好聲音”。以德治揚正氣,傳承弘揚周禮優秀文化,選樹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正面典型,舉辦“學雷鋒敬老愛老”等文藝演出30余場次,以德化人、德潤人心、淳樸民風。
岐山縣將以本次現場觀摩活動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兄弟縣區好經驗好做法,拓寬發展思路,鉚足勁頭實干,高效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縣領導劉寶林參加觀摩活動。
版權所有:岐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岐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19018964號
網站標識碼:6103230002
陜公網安備61032302000020號